0537- 6808158
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科技动态 >> 英机构将中国评为最滥用生物特征信息国家
详细内容

英机构将中国评为最滥用生物特征信息国家

时间:2019-12-09     【转载】

英国科技服务研究网站Comparitech上周四公布的对50个国家和地区如何搜集、使用、储存和保护个人生物特征信息的排名,中国大陆被列为在生物特征信息使用最广泛和相关监控手段最具侵犯性的国家/地区。报告的作者之一、Comparitech网站科技专题作家保罗·比肖夫表示……

设在英国的科技服务研究网站Comparitech上周四公布的对50个国家和地区如何搜集、使用、储存和保护个人生物特征信息的排名中,中国大陆被列为在生物特征信息使用最广泛和相关监控手段最具侵犯性的国家/地区。

所谓的生物特征信息是指人脸特征、虹膜、指纹等可识别的信息,它们和身份证号、手机号一样可以用于辨别身份,与个人财产、人格权益和隐私紧密相连。

前五中:4个亚洲国家+美国

在英国这家网站公布的排名中,透过5个子项目(护照是否使用生物特征、国民身分证是否使用生物特征、该国是否未能立法保护生物特征数据、银行是否使用生物特征、选民登记是否使用生物特征)、储存、监视器、工作场所与签证5个领域给分,每个领域5分,总分25分,得分越高,表示该国家/地区人民的生物特征数据的隐私保护程度越弱。

广告

排名前四名的国家/地区是中国大陆、马来西亚、巴基斯坦和美国。印度、印尼、菲律宾和中国台湾并列第五名。排名中对生物数据保护最好的国家分别是爱尔兰、葡萄牙、塞浦路斯、英国、罗马尼亚和瑞士,清一色的欧洲国家。

报告的作者之一、Comparitech网站科技专题作家保罗·比肖夫(Paul Bischoff)12月6日表示,他们的这一研究分析了生物特征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各种因素,包括基于生物信息的侵入性监控,以及政府在人脸识别、录入指纹和全国生物信息数据库方面的做法。

比肖夫说:“中国基本上在每个指标上都得分。他们有一个全国范围的生物信息数据库,非常广泛使用人脸识别和监控摄像系统。中国的护照和身份证上都有生物信息,银行账户中也包括用户的生物可识别信息。关于员工在工作环境中受到基于生物信息的监控的情况,中国也缺乏相关的保护措施。每个入境中国的人都必须录入指纹。所以中国几乎囊括了所有指标,大多数国家只是在部分领域得分。”

比肖夫在排名评估分析中提到,摄像监控在中国无处不在,正在被用来跟踪和监测特定群体。他说,北京在地铁的安全检查口测试人脸识别技术,用于控制旅客流动,并希望扩展到公共汽车和出租车等交通方式中。此外,最近有报道说,中国电信部门的新规定要求手机新用户注册时要进行面部扫描。

这份排名报告还认为,中国缺乏工作环境中对员工个人生物信息的保护措施。有报道说,一些企业甚至在员工工作时监测他们的脑电波以提高工作效率。

另外,美国在这个排名中名列第四,对生物特征信息的保护程度只高于中国大陆、马来西亚和巴基斯坦。报告说,美国没有联邦层面保护公民生物特征信息的法律,但个别州的确有相关法规。

此外,美国联邦调查局和移民执法机构最近被批评说,他们在未经公民同意的情况下,扫描了许多公民的驾照头像。美国加州和麻萨诸塞州的一些城市开始禁止政府机关使用人脸识别技术。

比肖夫说:“许多人脸识别的科技都是在美国开发的,美国其实向中国等国家出口了相关的很多技术。总体来说,生物数据搜集是一个新趋势,美国的监管法律还并没有跟进,所以我认为,美国在如何监管这类科技方面需要为世界其他地方树立榜样。”

另外,这份评比显示,中国台湾在保护公民生物特征信息的做法也不尽如人意。报告说,中国台湾警方使用一个涵盖所有公民身份证照片和人脸识别技术的数据库。这个数据库并没有包含指纹。

不付出隐私,就没法享受便捷?

《南方都市报》人工智能伦理课题组12月5日发布的一份民调报告《2019人脸识别落地场景观察报告》说,六成以上的受访者认为人脸识别让社会更安全、让生活更便利,但几乎八成受访者担心系统运营者安全能力欠缺,存在人脸信息泄露的风险。

这份民调显示,与传统方式相比,不愿意使用人脸识别和更愿意使用这一技术的受访者占比为39%和41.11%,两者基本持平。

“即使在生物特征信息以外的一般隐私问题上,永远都会有隐私和便利之间的代价权衡,”比肖夫说:“你向公司或政府让渡了你的数据,以便更容易地获得某些服务,但是你也放弃了你的隐私。所以我认为应该由每一个人自主决定哪些信息他们愿意出让、哪些服务不要也罢。”

本周早些时候,有媒体报道称,河南省郑州地铁全线开通“刷脸乘车”。《中国日报》报道称,乘车者可以使用人脸识别自动授权支付,而不用扫描手机上的二维码。目前,乘客可以自愿选择是否使用人脸识别。

今年初,国内还发生首起有关人脸识别技术的民事案件,一名杭州大学教授郭兵将杭州野生动物园告上了法庭,引发了关于网友们的讨论。

授郭兵2019年4月购买了杭州野生动物世界的年卡,在一年有效期内可以通过验证年卡及指纹,不限次数入园。此卡办理约半年后,杭州野生动物世界通过短信告知郭兵,原指纹识别已经取消,年卡升级为人脸识别,未注册人脸识别的用户将无法正常入园。因不愿意使用人脸识别,郭兵将杭州野生动物园告上了法庭。

    邮箱2032156294@qq.com           电话:0537- 6808158   17686138996     邮编:272400
公众号
手机网站
版权所有:山东盈和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 山东水木科技 | 管理登录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