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总裁丁文武: 反思中国IC发展历程保持产业发展战略定力时间:2018-12-11 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上海市人民政府指导,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主办,北京赛迪会展有限公司、中国电子报社、上海市集成电路行业协会承办的“首届全球IC企业家大会暨第十六届中国国际半导体博览会(IC China2018)”12月11日-13日在上海举办,本次大会以“开放发展,合作共赢”为主题,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企业家参会,200多家国内外企业参展。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总裁丁文武作了主旨演讲。 丁文武说,我国半导体产业发展经历5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56年到1964年,是分立器材发展阶段;第二阶段从1965年到1980年,是IC初始发展阶段;第三阶段从1981年到1996年,是IC集中引进阶段;第四阶段从1997年到2013年,是IC集中发展阶段;第五阶段从2014年开始,国务院发布了《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推进纲要》,标志着我国集成电路产业进入了IC发展的新阶段。 通过历史不难看到中国集成电路开始并不晚,美国1958年研制出世界首个集成电路,我国于1965年自主制造出第一块集成电路;美国集成度由小规模到大规模用时8年,中国在封闭条件下花了7年时间,到1972年也实现了大规模。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丁文武说,通过集成电路发展历史,我有几个思考:一是产业发展需要保持战略定力,由于历史种种原因,中国在芯片发展道路中并没有紧紧抓住当时的历史机遇,失去了像早期日本、韩国和我国台湾地区适时发展IC产业的大好时机,导致发展缓慢。 二是政策和投入要有连续性。持续加大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和研发投入力度,保持政策延续性,补短板、调结构,推动我国集成电路产业跨越式发展。 三是要统筹资源,发挥各方力量。主体集中、区域集聚,避免资源分散和低水平同质化重复,产业链上下游联动协同,产业资本与研发投入联动,坚持开放合作,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力量。 四是要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未来在复杂严峻的国际形势下,产业发展可能要面临更多挑战。随着国内产业的发展,国际诉讼和知识产权纠纷可能越来越多。国内企业一方面要尊重知识产权,同时也要保护知识产权。 五是要发展产业,人才是关键。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同国情一样,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需要大量人才,机遇很多、舞台很大,但要走的路也很长。“人才”们要做好与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同甘苦、共患难”的准备。 |